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法学学士(2008)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法学硕士(2010)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法学博士(2014)
在职教师
曹志勋
长聘副教授,民事诉讼法学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博士后研究
2016年10月至今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
2016年10月至今 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
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强制执行法学,纠纷解决(含商事仲裁),民法与民诉法交叉研究,比较法学和司法制度(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
研究成果
1.《民事一审裁判技术研究:以事实认定技术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2.《论民事给付之诉及其执行的明确性要求》,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第134–151页。
3.《诉讼外鉴定的类型化及其司法审查》,载《法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111–130页。
4.《禁止重复起诉规则之重构——以合同效力的职权审查为背景》,载《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第280–304页(《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6月转载)。
5.《民事诉讼依职权审查合同效力规则再认识》,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3期,第205–224页(《人大复印资料》2021年10月全文转载)。
6.《民事鉴定程序启动中的职权与权利配置》,载《当代法学》2021年第2期,第134–146页。
7.《民事诉讼中的双重相关事实——“初步证据”向“假定为真”的转变》,载《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第117–131页。
8.《对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司法审查》,载《法学》2020年第12期,第112–129页。
9.《论公文书实质证明力推定规则的限缩》,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137–154页。
10.《民事立案程序中诉讼标的审查反思》,载《中国法学》2020年第1期,第283–303页。
11.《文书真伪认定的中国路径》,载《法学研究》2019年第6期,第115–133页。
12.《经验法则适用的两类模式——自对彭宇案判决说理的反思再出发》,载《法学家》2019年第5期,第31–44页。
13.《论我国法上确认之诉的认定》,载《法学》2018年第11期,第45–60页。
14.《停止侵害判决及其强制执行——以规制重复侵权的解释论为核心》,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4期,第1070–1100页。
15.《论民事一审漏判的更正》,载《法学》2017年第7期,第22–38页。
16.《论我国民事判决补正裁定制度的细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4期,第70–79页。
17.《论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及其裁判技术——基于对已公布的42个民事指导性案例的实质分析》,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6期,第111–134页(《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4月全文转载;观点转载:《人民法院报》2017年2月16日,第5版)。
18.《立案形式审查中的事实主张具体化》,载《当代法学》2016年第1期,第130–139页。
19.《民事地域管辖制度释疑——兼对《民诉法解释》规则的述评》,载《法学家》2015年第6期,第75–87页。
20.《对民事判决书结构与说理的重塑》,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4期,第226–246页。
21.《反思事实预决效力》,载《现代法学》2015年第1期,第130–138页。
22.《起诉中断诉讼时效规则的理论展开》,载《当代法学》2014年第6期,第115–124页(《人大复印资料》2015年3月全文转载)。
23.《论普通程序中的答辩失权》,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第483–508页(《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9月全文转载)。
24.《“真伪不明”在我国民事证明制度中确实存在么?》,载《法学家》2013年第2期,第95–105页(《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9月全文转载)。
25.《论可仲裁性的司法审查标准——基于美国反垄断仲裁经验》,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56–65页。
26.《书证搜集裁判:模式比较与本土改造》,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第151–160页。
27.Discovery of Debtor’s Assets in the Enforcement of Monetary Judgements in China, 40 Ritsumeikan Law Review 69–87 (2022).
28.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China: Principle of Proceedings and Impact of Technologies, 8 (1) China and WTO Review 29–62 (2022).
29.Evolution of Online Courts in China: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1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edural Law 300–316 (2021).
30.Chinese Civil Justice Coping with the Pandemic: Focusing on the Alternative of ODR, 21 (4) Law and Politics Research (法과政策硏究) 389–403.
31.Civil Enforcement Rules and Mechanism in China: the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9 (1)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23–44 (https://doi.org/10.1080/20517483.2021.1978677)(Dec., 2021).
32.On the Civil Enforcement Organ in China, 2021(4) China Legal Science 106–129. (in English) (reprinted in 11 Instituto de Estudios Sociales, Política y Cultura 47-70 (2021); ISSN 2525-1600, Universidad San Pablo-Tucumán, Argentina)
33.《中国大陆地区民事诉讼内外的调解制度──以“一站式”最新改革及其背景为中心》,载姜世明主编:《法院调解制度及调解法之发展》,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版,第105-166页。
34.《停止侵害判决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视角》,载苏永钦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法学的想象(第三卷):跨域教义——苏永钦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22年版,第257-269页。
35.《中国法上的财产保全制度——规范基础与实然状况》,载姜世明主编:《保全程序制度之过去与未来》,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版,第205–236页。
36.《论中国证明责任裁判在实务中的发展》,载《燕大法学教室》2021年第2期,第154–170页。
37.《民事诉讼中法讨论义务之讨论——聚焦于德国和海峡两岸的法律现状》,载姜世明主编:《法官阐明义务及其界限之研究》,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357–402页。
38.Burden of Proof and Non-Liquet: Different Modes and New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Adrian Simons, Aluisio Gonçalves de Castro Mendes, Alvaro Pérez Ragone, Paulo Henrique dos Santos Lucon: ESTUDOS EM HOMENAGEM A ADA PELLEGRINI GRINOVER E JOSÉ CARLOS BARBOSA MOREIRA (Liber Amicorum Barbosa Moreira et Ada Pellegrini), São Paulo : Tirant lo Blanch, 2019, pp. 1237–1247.
39.《不作为诉讼之诉讼标的》,载姜世明主编:《诉讼标的及重复起诉禁止理论之再省思》,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277–303页。
40.《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的强制程度及其与辩论主义第三命题间的关系》,载姜世明主编:《修正辩论主义与协同主义之时代论争》,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285–304页。
41.On the Non-liquet Status of Factual Allegation in China, in Cadiet u.a., Procedural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Nomos, 2015, pp. 225–248.
42.The Position of Judges in Civil Litig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 Judicial Mediation and Case Management, in Lei Chen & C.H. van Rhee (eds.), Towards a Chinese Civil Code: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12, pp. 495–519. (co-author with Yulin Fu)
43.《民事诉讼诉讼标的基础论》,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3年第1期,第134–147页。
44.《民事之诉与强制执行的交错与交融》,载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编:《北大法学进阶·贰》,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165–191页。
45.《冷冻胚胎的继承》,载杨力主编:《法理学案例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第59–64页。
46.《民事诉讼中强制性诉前鉴定的反思与重构》,载《证据科学》2022年第2期,第133–144页。
47.《传承与发展中的德国诉讼标的诉讼法说》,载《交大法学》2022年第3期,第5–27页。
48.《聚焦跨法域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6日,第4版。
49.《<民法典>背景下民事给付之诉的原理与认定:以给付的内容为核心》,载《南大法学》2021年第5期,第125–141页。
50.《论民事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引用》,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3期,第150–161页。
51.《论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证明方式》,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0年第4期,第124–136页。
52.《请求权基础对民事程序法适用的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5日,第4版。
53.《书证真伪鉴定的必要及费用分配——从新〈证据规定〉再出发》,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3期,第187–196页。
54.《论案件事实认定说理的不同维度——以彭宇案一审判决书为例》,载《北方法学》2020年第3期,第89–98页。
55.《沈新南等与刘金法等胚胎继承纠纷案》,载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法律硕士教学指导案例·民事诉讼实务卷III》,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84–100页。
56.《德国诉讼标的实体法说的发展——关注对请求权竞合的程序处理》,载《交大法学》2018年第1期,第33–44页。
57.《商事审判组织的专业化及其模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21–130页。
58.《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与结构》,载陈兴良主编:《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出版社2014年版,第214–263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59.《我国商事正式程序论纲》,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217页。
60.《中调浓郁,尾调逸香——从品味<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谈起》,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0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312页。
61.《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载肖建国主编:《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45–1160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2.《中国简易审判程序新探索》,载肖建国主编:《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31–1144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3.《立案程序的修改:司法现实与理论设想》,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9日,第A-07版。
64.《民事诉讼调解原则重述》,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1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89页。
65.《推广社会调查报告的障碍及对策》,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第70–76页。
66.《我国引入小额诉讼程序的背景与出路》,载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4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7.《我国仲裁调解案外人救济途径评述》,载《北京仲裁》2011年第2辑,第96–110页。
68.《信访制度的研究报告》,载薛少峰主编:《农村法律诊所教学手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317页。
69.《城市民事纠纷解决研究——以云南法律援助实证考察为基础》,载梁治平主编:《洪范评论》第11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1–139页。
70.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通过法律费用保险资助民事诉讼的德国经验》,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2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65–273页。
71.安娜·卡特琳娜·皮耶洛奇克(Anna-Katharina Pieronczyk)和马克·克里斯蒂安·皮耶洛奇克(Marc-Christian Pieronczyk):《德国法下的共同诉讼:理论基础与现实案例》,载《燕大法学教室》2021年第3期,第33–44页。
72.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调解制度的新发展》,载《经贸法律评论》2020年第3期,第144–158页。
73.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鉴定人及其鉴定意见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载《证据科学》2020年第2期,第218–226页。
74.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民事诉讼中的电子文件与电子签章》,载姜世明主编:《电子文书及电子商务相关实体与程序问题之研析》,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433–452页。
75.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5期,第187-196页(《新华文摘(网络版)》2019年第6期,第1007–1016页转载)。
76.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差一点就完美了:论德国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8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2–51页。
77.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司法判决书中的说理:实践与学说》,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第4期,第83–92页。
78.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对当事人释明义务的释明》,载《清华法律评论》第八卷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6–216页。
79.(校对)Thomas J.Stipanowich、Veronique Fraser:《混合模式的争议解决国际组——探索商事案件中调解、评估与仲裁之间的互动》,黄吉日译,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20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53–192页。
2.《论民事给付之诉及其执行的明确性要求》,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第134–151页。
3.《诉讼外鉴定的类型化及其司法审查》,载《法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111–130页。
4.《禁止重复起诉规则之重构——以合同效力的职权审查为背景》,载《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第280–304页(《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6月转载)。
5.《民事诉讼依职权审查合同效力规则再认识》,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3期,第205–224页(《人大复印资料》2021年10月全文转载)。
6.《民事鉴定程序启动中的职权与权利配置》,载《当代法学》2021年第2期,第134–146页。
7.《民事诉讼中的双重相关事实——“初步证据”向“假定为真”的转变》,载《环球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第117–131页。
8.《对当事人鉴定申请的司法审查》,载《法学》2020年第12期,第112–129页。
9.《论公文书实质证明力推定规则的限缩》,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137–154页。
10.《民事立案程序中诉讼标的审查反思》,载《中国法学》2020年第1期,第283–303页。
11.《文书真伪认定的中国路径》,载《法学研究》2019年第6期,第115–133页。
12.《经验法则适用的两类模式——自对彭宇案判决说理的反思再出发》,载《法学家》2019年第5期,第31–44页。
13.《论我国法上确认之诉的认定》,载《法学》2018年第11期,第45–60页。
14.《停止侵害判决及其强制执行——以规制重复侵权的解释论为核心》,载《中外法学》2018年第4期,第1070–1100页。
15.《论民事一审漏判的更正》,载《法学》2017年第7期,第22–38页。
16.《论我国民事判决补正裁定制度的细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4期,第70–79页。
17.《论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及其裁判技术——基于对已公布的42个民事指导性案例的实质分析》,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6期,第111–134页(《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4月全文转载;观点转载:《人民法院报》2017年2月16日,第5版)。
18.《立案形式审查中的事实主张具体化》,载《当代法学》2016年第1期,第130–139页。
19.《民事地域管辖制度释疑——兼对《民诉法解释》规则的述评》,载《法学家》2015年第6期,第75–87页。
20.《对民事判决书结构与说理的重塑》,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4期,第226–246页。
21.《反思事实预决效力》,载《现代法学》2015年第1期,第130–138页。
22.《起诉中断诉讼时效规则的理论展开》,载《当代法学》2014年第6期,第115–124页(《人大复印资料》2015年3月全文转载)。
23.《论普通程序中的答辩失权》,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第483–508页(《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9月全文转载)。
24.《“真伪不明”在我国民事证明制度中确实存在么?》,载《法学家》2013年第2期,第95–105页(《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9月全文转载)。
25.《论可仲裁性的司法审查标准——基于美国反垄断仲裁经验》,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56–65页。
26.《书证搜集裁判:模式比较与本土改造》,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第151–160页。
27.Discovery of Debtor’s Assets in the Enforcement of Monetary Judgements in China, 40 Ritsumeikan Law Review 69–87 (2022).
28.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China: Principle of Proceedings and Impact of Technologies, 8 (1) China and WTO Review 29–62 (2022).
29.Evolution of Online Courts in China: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1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cedural Law 300–316 (2021).
30.Chinese Civil Justice Coping with the Pandemic: Focusing on the Alternative of ODR, 21 (4) Law and Politics Research (法과政策硏究) 389–403.
31.Civil Enforcement Rules and Mechanism in China: the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9 (1)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23–44 (https://doi.org/10.1080/20517483.2021.1978677)(Dec., 2021).
32.On the Civil Enforcement Organ in China, 2021(4) China Legal Science 106–129. (in English) (reprinted in 11 Instituto de Estudios Sociales, Política y Cultura 47-70 (2021); ISSN 2525-1600, Universidad San Pablo-Tucumán, Argentina)
33.《中国大陆地区民事诉讼内外的调解制度──以“一站式”最新改革及其背景为中心》,载姜世明主编:《法院调解制度及调解法之发展》,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版,第105-166页。
34.《停止侵害判决的实体法与程序法视角》,载苏永钦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法学的想象(第三卷):跨域教义——苏永钦教授七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22年版,第257-269页。
35.《中国法上的财产保全制度——规范基础与实然状况》,载姜世明主编:《保全程序制度之过去与未来》,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版,第205–236页。
36.《论中国证明责任裁判在实务中的发展》,载《燕大法学教室》2021年第2期,第154–170页。
37.《民事诉讼中法讨论义务之讨论——聚焦于德国和海峡两岸的法律现状》,载姜世明主编:《法官阐明义务及其界限之研究》,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357–402页。
38.Burden of Proof and Non-Liquet: Different Modes and New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Adrian Simons, Aluisio Gonçalves de Castro Mendes, Alvaro Pérez Ragone, Paulo Henrique dos Santos Lucon: ESTUDOS EM HOMENAGEM A ADA PELLEGRINI GRINOVER E JOSÉ CARLOS BARBOSA MOREIRA (Liber Amicorum Barbosa Moreira et Ada Pellegrini), São Paulo : Tirant lo Blanch, 2019, pp. 1237–1247.
39.《不作为诉讼之诉讼标的》,载姜世明主编:《诉讼标的及重复起诉禁止理论之再省思》,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277–303页。
40.《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的强制程度及其与辩论主义第三命题间的关系》,载姜世明主编:《修正辩论主义与协同主义之时代论争》,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285–304页。
41.On the Non-liquet Status of Factual Allegation in China, in Cadiet u.a., Procedural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Nomos, 2015, pp. 225–248.
42.The Position of Judges in Civil Litig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 Judicial Mediation and Case Management, in Lei Chen & C.H. van Rhee (eds.), Towards a Chinese Civil Code: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12, pp. 495–519. (co-author with Yulin Fu)
43.《民事诉讼诉讼标的基础论》,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3年第1期,第134–147页。
44.《民事之诉与强制执行的交错与交融》,载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编:《北大法学进阶·贰》,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165–191页。
45.《冷冻胚胎的继承》,载杨力主编:《法理学案例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第59–64页。
46.《民事诉讼中强制性诉前鉴定的反思与重构》,载《证据科学》2022年第2期,第133–144页。
47.《传承与发展中的德国诉讼标的诉讼法说》,载《交大法学》2022年第3期,第5–27页。
48.《聚焦跨法域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6日,第4版。
49.《<民法典>背景下民事给付之诉的原理与认定:以给付的内容为核心》,载《南大法学》2021年第5期,第125–141页。
50.《论民事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引用》,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3期,第150–161页。
51.《论民事诉讼中事实的证明方式》,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0年第4期,第124–136页。
52.《请求权基础对民事程序法适用的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5日,第4版。
53.《书证真伪鉴定的必要及费用分配——从新〈证据规定〉再出发》,载《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3期,第187–196页。
54.《论案件事实认定说理的不同维度——以彭宇案一审判决书为例》,载《北方法学》2020年第3期,第89–98页。
55.《沈新南等与刘金法等胚胎继承纠纷案》,载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法律硕士教学指导案例·民事诉讼实务卷III》,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84–100页。
56.《德国诉讼标的实体法说的发展——关注对请求权竞合的程序处理》,载《交大法学》2018年第1期,第33–44页。
57.《商事审判组织的专业化及其模式》,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21–130页。
58.《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与结构》,载陈兴良主编:《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出版社2014年版,第214–263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59.《我国商事正式程序论纲》,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217页。
60.《中调浓郁,尾调逸香——从品味<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谈起》,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0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302–312页。
61.《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载肖建国主编:《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45–1160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2.《中国简易审判程序新探索》,载肖建国主编:《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31–1144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3.《立案程序的修改:司法现实与理论设想》,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9日,第A-07版。
64.《民事诉讼调解原则重述》,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1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89页。
65.《推广社会调查报告的障碍及对策》,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第70–76页。
66.《我国引入小额诉讼程序的背景与出路》,载董开军、张卫平、俞灵雨主编:《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4页。(与傅郁林教授合作)
67.《我国仲裁调解案外人救济途径评述》,载《北京仲裁》2011年第2辑,第96–110页。
68.《信访制度的研究报告》,载薛少峰主编:《农村法律诊所教学手册》,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317页。
69.《城市民事纠纷解决研究——以云南法律援助实证考察为基础》,载梁治平主编:《洪范评论》第11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1–139页。
70.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通过法律费用保险资助民事诉讼的德国经验》,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23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65–273页。
71.安娜·卡特琳娜·皮耶洛奇克(Anna-Katharina Pieronczyk)和马克·克里斯蒂安·皮耶洛奇克(Marc-Christian Pieronczyk):《德国法下的共同诉讼:理论基础与现实案例》,载《燕大法学教室》2021年第3期,第33–44页。
72.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调解制度的新发展》,载《经贸法律评论》2020年第3期,第144–158页。
73.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鉴定人及其鉴定意见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载《证据科学》2020年第2期,第218–226页。
74.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民事诉讼中的电子文件与电子签章》,载姜世明主编:《电子文书及电子商务相关实体与程序问题之研析》,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第433–452页。
75.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5期,第187-196页(《新华文摘(网络版)》2019年第6期,第1007–1016页转载)。
76.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差一点就完美了:论德国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8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2–51页。
77.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德国司法判决书中的说理:实践与学说》,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第4期,第83–92页。
78.彼得•哥特瓦尔德(Peter Gottwald):《对当事人释明义务的释明》,载《清华法律评论》第八卷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6–216页。
79.(校对)Thomas J.Stipanowich、Veronique Fraser:《混合模式的争议解决国际组——探索商事案件中调解、评估与仲裁之间的互动》,黄吉日译,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20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53–192页。